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 执业许可证:31110000085502922T
您当前位置:主页 > 拆迁律师 > 政策法规 > 地方政策 >
印发海北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_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征地拆迁律师团-专业征地拆迁律师团队

印发海北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海北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13717865152 立即咨询

电话回拨服务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分享:

印发海北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9-05 热度:

关于印发海北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人民政府,青海湖农场,州政府各部门:
《海北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海北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前 言
海北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湖北岸,祁连山南麓,境内青海湖流域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是维系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拥有湿地、沙漠、草原、雪山、林海、峡谷等独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及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棉、铁、铜等资源。制定海北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于海北州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能矿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全州区域空间发展布局和长远战略出发,按照省委提出的“四个发展、四个坚持”的要求,依据《海北州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及各州级专项规划,编制海北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海北州区域规划的范围包括海北州整个行政区域,包括门源县、祁连县、刚察县、海晏县、青海湖农场,土地总面积3.41万平方公里。本规划着重阐明推进全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保障措施以及分区域的发展定位、工作重点,是指导海北州今后一个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近期目标到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自然条件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青海省东北部,因位于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北岸而得名。东与省会城市西宁、海东地区毗连,西与海西州接壤,南隔青海湖与海南州相望,北与甘肃省毗邻,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连接青海经济最发达的东部经济区和柴达木循环经济区,是青海省承东启西的农牧结合部,环青海湖经济区和兰青-青藏铁路发展轴线的核心区域,历史上曾是西平张掖道、鲜水酒泉道的重要丝绸辅道。州府西海镇离省会西宁100公里,是全省离西宁最近的自治州府,处于环西宁市百公里经济圈之内。青藏铁路及国道315、227线和湟嘉公路横穿全境,正在建设的兰新铁路、西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是青海藏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枢纽地区之一,是青藏高原连接河西走廊的战略通道。全州总面积3.41万平方公里,辖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刚察县、海晏县和青海湖农场,30个乡镇,214个行政村,总人口28.01万人。海北地处东南季风、西北干旱、青藏高原三种气候交汇处,年日照时数2440-3140小时,境内平均海拔3100米,超过海拔3000米的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属典型的高原干旱大陆型气候。海北州以其优越的区位、富集的资源、秀美的风光、多元的文化和蓄势勃发的发展前景,成为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海北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海北州是“三河一湖”即青海湖和黄河一级支流湟水河、二级支流大通河、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水源涵养地和发源地,全州冰川面积371.71平方公里,冰川储量130.44亿立方米。青海湖入湖水量的80%来源于海北。流经河西走廊、内蒙额济纳旗的黑河、托勒河水量的90%源自海北,被誉为“西部小水塔”。境内有林地面积822.75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1.7%。木材蓄积量64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5.2%。有珍稀动物30余种、野生药用经济植物380余种。海北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态安全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其生态地位举足轻重。
海北是青海省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区,矿产资源总量居青海省第二位,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海北州地处祁连山脉腹地,山脉纵横,成矿条件优越,号称“中国的乌拉尔”。现已发现各类矿产地516处、矿产55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30余种。矿产资源储量的潜在价值达1859亿元。煤炭、石棉、铁、铜等储量各占全省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煤炭储量78417.2万吨,铁矿储量2429.9万吨,石棉储量1507.6万吨,铜矿储量21.15万吨。水能资源丰富。境内有河流140余条,年径流量69.22亿立方米,水流湍急,自然落差大,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外流水系和内陆水系水电理论蕴藏约148.3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水电装机容量近73万千瓦,已建成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6.2万千瓦。太阳能资源丰富。海北州是太阳辐射高值地区。全州年日照时数大于2600小时以上的地区点80%,其中以刚察、海晏环湖滩地、丘陵地区和祁连托勒、野牛沟滩地等地可达3000小时以上;年辐射总量达6×105焦耳/平方米的地区占90%以上。风能资源有很高开发价值。全州年平均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全年可利用时间在3000-5500小时,其中刚察、海晏县环湖滩地,祁连县托勒滩、沙龙滩等地形开阔地方以及各地山间峡谷出口处,均为150瓦/平方米以上。农牧资源得天独厚。全州有天然草场3972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67.7%。存栏牲畜327万头只。耕地78.75万亩,人均2.9亩,是青海省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和藏青稞、北方小油菜制种基地。丰富的资源是海北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重要物质基础。
海北是青海省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多样性的地理地貌,构成了湿地、沙漠、草原、雪山、林海、峡谷、野生动植物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民族宗教文化构成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使海北州旅游资源具有原始性、神秘性、多样性、生态性兼容的特点,是“大美青海”的缩影。这里有名列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首的青海湖、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祁连山草原、中国最美的花海“百里油菜花海”、王洛宾先生的经典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诞生地金银滩草原。全省旅游规划的412个精品景点中85个在海北,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5处,是全省率先实现国家4A级景区全覆盖的地区。金银滩(原子城)景区是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先进单位,州府所在地西海镇是全国卫生城镇和特色旅游名镇。海北州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唯一性、探险性、休闲性等多种复合特色,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富集区,众多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海北州未来建设成为青海省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魅力海北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高原生态旅游胜地。
海北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汇聚地,文化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较为明显。有藏、汉、回、蒙古等2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12万人,占总人口的64.7%,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24.5%。海北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内地先进思想文化进入草原牧区的先导区。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由来已久。海北州古为羌族居地,数千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以传说中的西王母瑶池--青海湖、昆仑铜柱--年钦夏格日山为代表的昆仑文化,以祁连多杰华为代表的西夏文化等灿烂的文化瑰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海郡古城被列入第一批丝绸之路中外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原子城)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子城是培育“两弹”精神的摇篮,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共和国扬国威、壮军威的历史见证。卡约文化、辛店文化遗址等17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回族宴席曲、华热服饰、青海湖祭海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郭米则柔、阿柔逗曲、蒙古族颂词、华热藏族婚礼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厚重的历史文化、多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在海北汇聚融合,形成了海北人兼容并蓄、自信开放、务实创新的独特人文特征。
第二节  发展现状
2010年全州生产总值达到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州县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2亿元,增长3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亿元,增长5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43元,增长12.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13元,增长19.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增长23.1%。反映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刚性指标全部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海北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跃升,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4.5亿元,五年增长2.7倍,年均增速为15.6%;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由5.6亿元、7.8亿元、6.6亿元,增加到10.4亿元、27.5亿元、16.6亿元,分别增长1.9倍、3.5倍、2.5倍。这一时期,全州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8:39:33调整为“十一五”末的21.5:44.1:34.4,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工业和服务业对海北州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
(二)农牧业实力显著提升,产业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十一五”以来,海北州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2010年全州农牧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比2005年增长2.7倍.其中,畜牧业增加值由3.5亿元增加到7.5亿元,种植业增加值由1.75亿元增加到2.6亿元,分别增长2.1倍、1.5倍。2010年底,全州繁活子畜仔畜165万头只,繁活率85.3%,出栏率49.2%。2010年全州肉类、羊毛、牛奶产量分别达3.98万吨、4174吨、4.04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加1.04万吨、398吨、0.98万吨。与此同时,海北州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打品牌”的发展思路,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推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截止2010年底,全州共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273户,转移劳动力4万人次,全州82.2%的行政村和22.9%的农户参与集约化经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海北实际的农牧业“双转双赢”集约化经营的发展路子。
(三)工业快速发展,支撑全州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海北州加快实施“工业富州”战略,依托煤炭、多金属、水能、建材、宝玉石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发展壮大了煤炭开采、水电、非金属采选、农畜产品加工、冶金等特色优势工业。2010年,全州工业实现增加值18.2亿元,比2005年增长4.7倍,工业增加值占全州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19.5%提高到2010年的33.4%,提高13.9个百分点。2010年全州生产原煤238.4万吨、铁合金11.5万吨、碳化硅2.1万吨、石棉2.8万吨、食用植物油1.3万吨,洗净煤、改性沥青生产实现突破,产量分别为154万吨、3.4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7.3亿元,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6%。“十一五”期间全力推进门源农畜产品加工、祁连矿产资源开发、热水煤炭资源开发和海晏冶金工业四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将成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推动海北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地带。
(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海北州把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15.65亿元增加到39.48亿元,增长2.5倍,年均增速为25.3%,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5亿元,投资重点向民生、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等领域倾斜,全州基础设施“瓶颈”得到明显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改善民生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时期,海北州通过加大培植财源,拓宽生财聚财领域,增收节支等一系列举措,全州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对服务“三农”、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作用不断增强。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0.7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亿元,净增1.41亿元,年均增速22.8%。同期,全州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由5.98亿元增加到29.2亿元,增长4.9倍,全州财政支出重点逐步由一般公共服务领域向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转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逐年加大。
(六)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区域知名度不断提高。近年来,海北州实施旅游活州战略,高举红色旅游大旗,紧紧围绕原子城、青海湖北岸、祁连山等著名景观,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对外宣传力度,建成了青海湖鸟岛、金银滩草原、中国原子城、百里油菜花海、祁连山草原、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岗什卡雪峰、黑河大峡谷等一批省内外知名旅游景区,成为全省率先达到4A级景区全覆盖的地区,成功举办了王洛宾音乐艺术旅游节、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羔羊美食文化节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十一五”全州累计接待游客人数87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37亿元。在旅游业带动下,全州的交通运输、物流、商贸、住宿餐饮、金融等服务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州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比2005年增长3.15倍。此外,大力发展文化体育活动,组建州级艺术表演团,积极承办和协办了第四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八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会,有力促进了海北州知名度的不断提升。
(七)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时期全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84元提高到4813元,净增2729元,年均增加545.8元,年均增速18.2%;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798元提高到2010年15843元,净增8045元,年均增加1609元,年均增速15.2%。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稳步升级,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4.1亿元增加到2010年9.5亿元,年均增速18.6%,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一直在85%以上,成为推动全州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三节  发展环境
同“十一五”时期相比,“十二五”期间海北既面临着更多、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挑战,发展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对此,我们必须客观分析,准确把握。
(一)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十二五”时期是海北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一是国家战略继续延伸的机遇。全国经济发展将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将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央把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方针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力度,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政策倾斜民族地区的机遇。中央高度重视我省等藏区发展,民族地区继续成为政府政策倾斜重点,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2010年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制定出台了推进青海等四省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全方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力度前所未有,同时做出了山东省对口支援海北的决定,将在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和物资等方面给予援助,必将更好地解决制约海北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必将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是产业转移有序承接的机遇。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国家加快了产业政策调整步伐,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已难以承受当地高昂的人工、资源和能源成本,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寻求低成本扩张,拓展经济腹地,实现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这为资源优势较为明显的海北州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四是发展布局调整的机遇。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海北州发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提供了机遇。《规划纲要》将海北州四县全部纳入环青海湖生态旅游和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示范区,把海晏县纳入沿湟水河特色农牧业产业化走廊,把海晏县、刚察县纳入沿兰青—青藏铁路城镇发展带和经济大动脉,为海北州争取更多的国家、省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加快生态旅游业、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五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的机遇,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快速发展,全州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基础不断提升,支柱产业逐步壮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效应日益增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为“十二五”以及更长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面临挑战和困难。一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增大。当前,我州经济仍处于传统、粗放、低效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四个”发展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由粗放向集约、由低效向高效的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走生态农牧业、特色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道路。三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难度增大。海北作为青海湖流域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生态地位极为重要,而且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既面临加快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又面临保护生态的严峻挑战,在低碳化进程和更为严格的环保条件约束下,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四是周边地区新一轮竞争日趋加剧。我州近年来发展步伐虽然加快,但周边地区竞相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对各类发展要素的争夺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对我们形成激烈竞争,必须以“慢不得”的危机感、“靠不得”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应对新的竞争。五是改善民生面临较大压力。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城乡居民收入低,小财政支撑大民生的压力日趋增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
第二章 发展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海北在全省生态功能区的定位,按照“四区两带一线”规划布局的战略部署,以生态优先、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总体要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以科技创新、产业培育、项目投资为支撑,以生态经济商业化运作模式为推手,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依托畜牧业和旅游业两个示范区、四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特色工业、生态旅游业,打造海北高原生态经济区,实现海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区域经济协调、高效、优质、快速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反映资源环境成本和生态效益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设绿色家园,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维护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在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
坚持科学布局,促进协调发展。遵循区域生态经济功能特性,把握开发节奏、时序和强度,明确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人口、产业、资源集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三次产业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
坚持合作共赢,谋求共同发展。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与西宁、张掖、武威等周边地区的合作,推进区域旅游及其他产业合作;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的合作,促进产业发展与企业合作等多方面的全面对接,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共赢,共同繁荣。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和谐发展。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时期新阶段突出的战略任务,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三节 战略地位
 
综合考虑海北州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生态地位、资源条件等因素,海北州的战略定位是:高原生态经济区。
生态经济区,就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区域。是在农牧业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的基础上形成的更高一级、更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实质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基础上,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全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进行结构改善和功能强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
建设高原生态经济区,要按照“四区两带一线”规划布局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以生态优先、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总体要求,以建设高原生态功能区、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高原特色工业发展区、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产业培育、项目投资为支撑,以生态经济商业化运作模式为推手,以政策法规为保障,着力建设海北高原生态经济区。
第四节 总体思路
综合考虑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生态地位等因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继续保持在高寒草地现代畜牧业、高原生态旅游业、特色工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五个方面走在全省牧区前列。按照“四个发展”的目标要求,总体发展思路概括定位为“保持一个速度,实现两个跨越,培育三大产业,缩小三个差距,落实三大任务,建设高原生态经济区”,即:
保持一个速度:通过努力,到“十二五”期间,发展速度保持高于全省的平均发展水平。
实现两个跨越:一是跨越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我州工业化正处于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转升期,经过五年的发展,要努力实现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发展水平的转变和提升;二是跨越城镇化初期建设水平,我州城镇化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水平的跨越和提升。
培育三大产业: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并重,依托畜牧业和旅游业两个示范区、四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特色工业、生态旅游业,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绿色发展。
缩小三个差距:坚持统筹兼顾,努力缩小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镇与农村牧区、农区和牧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解决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发展基础薄弱,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农牧民收入水平等问题。
围绕上述思路,着力构建“六大支撑体系”,即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先进高效的科技支撑体系、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把海北建设成为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特色工业集聚发展区、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区、高原生态经济区。
第五节 发展目标
(一)“十二五”发展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四个翻一番”,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达到115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18%,比2010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达到120亿元,比2010年翻1.6番,其中州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达到117亿元,比2010年翻1.6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达到19.1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1.5:44.1:34.4。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资源综合利用达到新水平,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总人口控制在29.51万人以内;耕地保有量维持在4.86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3.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县级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境内青海湖及各河流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空气质量保持国家Ⅱ级标准,湿地保护面积持续稳定,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公共绿地面积不断扩大。
——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接近或达到西部省区平均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失业人员年均再就业1200人,年均新增就业2000人,年均转移农牧区劳动力5.4万人(次)。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1岁,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应急处理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西部平均水平;创建生态城镇、绿色乡村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省前列。
(二)远景展望。
在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力争比2015年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城镇化率、森林覆盖率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第六节  空间布局
依据地质地貌、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综合考虑海北州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与现有的开发状况、对内对外联系等因素,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经济与社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确立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功能分区,及对中心城镇进行功能定位等方式实现全州空间布局的优化。
(一)空间布局。
按照“一核、三轴、三中心”的“工”字型城镇空间结构体系, “一核”就是利用红河湾工业集中发展区、绿色湿地公园、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将西海镇、三角城镇连为一体,把西海镇打造为区位优势明显,民族旅游特色鲜明的全州政治、经济、文化、贸易、旅游核心城镇。“三轴”是指沿青海湖北岸,依托横穿海晏县和刚察县的G315国道,建设海北州的西线城镇轴;依托贯穿门源县和祁连县的S302—G227—S304三条国道和省道,建设海北州的北线城镇轴;依托连通南北两条轴(带)的S204省道,形成城镇发展的次轴。“三中心”是指将沙柳河镇、浩门镇和八宝镇建设成为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具有一定经济活力的三个发展极核。
(二)功能分区。
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将海北区域经济划分为高效集约发展区、高原生态农牧业发展区和生态水源涵养区。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界定区域功能,明确发展方向。
——高效集约发展区。包括各国道315沿线、省道302—国道227(和兰新铁路复线)—省道304沿线,全州九个重点城镇及四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区域功能是: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基本要求是:稳定提高生态空间,集约整合生活空间,优化拓展生产空间。科学划分农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域;促进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化、种养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特色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向优势区域与优势产业集中,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并壮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块状经济。
——高原生态农牧业发展区。包括生态畜牧业和特色农业两大部分,涵盖适宜发展农牧业的各个乡镇。区域功能是:以农牧业为主,突出特色,适度开发。基本要求是:保护基本农田,突出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基地,实现游牧民定居,提高生态畜牧业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生态、绿色产品品牌。
——生态水源涵养区。包括青海湖湖区、湿地、祁连山林区、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以及饮用水源地。区域功能是:强化生态功能,严格控制开发,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基本要求是: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积极建设沿河、沿湖、沿路生态廊道和城镇公共绿地,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第三章  发展重点
第一节 产业发展
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加快藏区发展的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强化引导扶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大力推进特色工业发展,着力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循环利用水平、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以现代生态高效农牧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生态旅游及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型产业体系。
 
一、围绕建设高原生态农牧业发展区,着力打造生态农牧业
 
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发展基础及潜力,按照有利于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将规划区分为四个区:天然草原畜牧业区。以刚察县、海晏县西部、祁连县除八宝镇、扎麻什乡农业区以外的地区为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畜疫防治体系,推广运用畜牧业科技,改善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重点通过牦牛提纯复壮、藏羊本品种选育和种公羊集中管理,努力提高畜种生产性能和商品化生产水平。牲畜品种以牦牛和藏系羊为主,着力打造藏系羊繁育基地、海北羔羊繁育基地、大白毛生产基地、野血牦牛种公牛繁育基地和白藏羊种公羊繁育基地。舍饲半舍饲畜牧业区。以刚察县、海晏县、祁连县半农半牧区和门源县皇城乡、苏吉滩乡、仙米乡、珠固乡等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为主,突出增加养殖业科技含量,加大饲草料种植、加工力度,加快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育肥业,缩短天然放牧时间,牧草生长初期实行禁牧,实现草畜平衡。牲畜品种以半细毛羊为主,着力打造半细毛羊繁育基地和绒山羊养殖基地。舍饲畜牧业区。以祁连县八宝镇、扎麻什乡、海晏县金滩乡、三角城镇和门源县农区等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为主。加快养殖育肥小区和基地建设,扩大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和舍饲养殖规模,大力发展优良畜种专业化生产,推动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牲畜品种以引进繁育优良肉乳兼用牛、良种乳用牛、肉羊为主,着力打造奶牛养殖基地、牛羊育肥和肉牛养殖基地。特色种植业区。以门源县青石咀镇、浩门镇、北山乡、西滩乡、东川镇、泉口镇和青海湖农场等地势平坦地区为主,依托冷凉特色种植业,重点发展有机优质青稞、油菜种植和草产业,着力打造藏区青稞生产及制种基地、北方小油菜生产及制种基地和饲草料生产基地。
 
按照这个布局,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有机”品牌产品,向“三高”(市场要高端、产品要高质、产业要高效)“五化”(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养殖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在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布局,把“转方式、调结构”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使示范区在区域统筹、产业统筹、草畜统筹、农牧民增收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一)生态畜牧业。
 
1、藏系羊本品种选育。进一步推进全州藏系羊本品种选育工作,努力提高藏系羊品种质量,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实现农牧增收。在祁连县、刚察县各建设藏系羊本品种选育基地、组建藏羊本品种选育核心母羊群300个,到2015年培育藏系种公羊2万只,实现种公羊串换5万只。
 
2、牦牛提纯复壮。在全州已引进含1/2野血种牦牛2900头基础上,以大通种牛为依托,在祁连县野牛沟乡、刚察县吉尔孟乡建立1/2野血牦繁育生产基地1处,同时继续引进大通牛场含1/2野血种牦牛3500头,对全州16万头只母牦牛进行提纯复壮。
 
3、藏系羔羊专业生产。以祁连县、刚察县牧区为重点到2015年出栏羔羊80万只。
 
4、青海湖裸鲤人工淡水健康养殖基地。以刚察、海晏为主,力争到2015年,青海冷水鱼类苗种繁育、集约化网箱养殖面积、成鱼产量均有明显突破和提高。
 
5、牛羊育肥。按照“分户育肥、整村推进、贩销一体”的原则,在门源县青石咀、浩门、东川,祁连县八宝、扎麻什,海晏县三角城,刚察县沙柳河等乡镇建成52个养殖小区。
 
6、半细毛羊改良基地。半农半牧区实行绵羊人工授精,以进一步巩固提高绵改成果,改良比例由目前的30%提高到2015年的50%。
 
7、肉羊、肉牛生产和奶牛生产基地。在全州建立30个养牛基地村和20个牛改示范村,以西海镇和四县农区为重点,适时发展奶牛产业。农区以肉羊品种陶赛特、波德代为主,实行绵羊经济杂交,为农区绵羊育肥提供育肥畜源,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实现优畜繁育,优畜育肥。
 
(二)饲草料产业。大力发展饲草料产业,注重科技在草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在草业的品种选育、规模种植、管理技术等方面,加强与有关院所的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草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大力实施草业种子工程,在加强现有种子基地建设的同时,引进、试验、推广一批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的牧草品种,确保草业生产的优质高效。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大力推广草业种植、草业加工、病虫害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扩大农牧区饲草种植面积,对各乡镇实行目标责任制,量化饲草种植目标任务,加快饲草料种植、加工、贮藏等体系建设,对种植饲草料的农户、牧户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加强草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公司加农(牧)户或者专业合作组织加农(牧)户的发展路子,为企业和农(牧)户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系列化服务,培育饲草料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实施退牧还草(全年禁牧)187.6万亩,治理退化草地213万亩,防治草地鼠虫害2421.96万亩(其中防治鼠害1954.55万亩,防治虫害700.5万亩),防治毒杂草418.8万亩。到2015年,建设和改造一年生人工草地(含防灾高产饲草料基地)35.25万亩以上,多年生人工或半人工草地28.53万亩以上,储草棚7125座60.76万平方米,暖棚式青贮窖684口5438立方米,速效有机肥料加工点13处,农作物秸秆加工车间95处,饲草储备库5000平方米以上。
 
(三)特色种植业。发展高原冷凉特色种植业,重点发展优质青稞和油菜种植,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产品。通过增加投入,进一步改善灌溉条件,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使用良种,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扩大和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大力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商品率和增值加工能力,建设藏区青稞、白菜型油菜制种及蜂产品基地,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增效增收。
 
1、小油菜。以现有生产田为主,建设小油菜生产基地20万亩,小油菜亩均产出能力由现在的102公斤提高到2015年的120公斤,年销售小油菜2400万公斤,商品率达到85%以上。生产区覆盖门源县青石咀、北山、浩门、西滩、麻莲、泉口、东川、阴田,海晏县金滩、三角城,刚察县沙柳河镇、哈尔盖乡等地,生产区内品种主要以浩油11号、门油系列小油菜品种为主,良种化程度达到95%以上,菜籽出油率达到38%以上。
 
2、青稞。在门源县青石咀、北山、西滩、麻莲、泉口、东川、阴田,海晏县金滩、三角城等地,建设青稞生产基地15万亩,青稞亩均产出能力由现在的229公斤提高到2015年的250公斤,年销售青稞3750万公斤,商品率达到65%。生产区内品种主要以北青3号、6号、7号为主,良种化程度达到94%以上。
 
3、青稞、小油菜制种。在门源县浩门、东川、仙米、珠固,海晏县三角城建立青稞制种基地2.5万亩,小油菜制种基地1万亩。青稞以繁育北青6号、7号品种为主,小油菜以繁育浩油11号品种为主。年内向社会提供优质小油菜籽种90万公斤,青稞500万公斤。
 
4、蜂蜜生产加工。在门源县青石咀、北山、浩门、西滩刚察县哈尔盖镇等地发展蜜蜂养殖,蜂蜜产量从现在的800吨提高到1600吨以上。
 
5、中藏药材。以门源县及海晏县金滩、三角城,刚察县沙柳河镇、祁连八宝等地为主,试点性种植特色中藏药材。
 
(四)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巩固和发展重点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形成海晏、刚察县牛羊肉产业基地和门源县毛绒、油菜特色优势产业基地。重点支持肉类、乳制品、皮毛加工等农副产品发展,加强流通设施建设。壮大“特色种植(养殖)—精深加工—品牌销售”产业链,加快肉、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提高专用油、高等级精炼油等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支持培育本地加工能力超过5万吨的油菜籽加工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完善和壮大“种植—半成品加工—生产—品牌销售”产业链。全州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25%以上。同时,积极推进有机绿色食品、中藏药、野生动植物资源种质利用、生物育种等产业发展。
 
(五)加快推进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以奶业、牛羊肉、藏地毯、马铃薯、油菜、蜂产品等加工为重点,创立和打造祁连藏系、海北羔羊、门源油等名牌产品,培育有市场前景、竞争能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和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牧民组织化水平。规范订单农牧业,建立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风险保障机制,推行“公司+中介组织+基地”的经营模式,强化龙头企业为农牧户服务功能,每年农牧业产业化对农牧户的带动能力提高1个百分点,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
 
(六)坚持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建立新型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村入户;综合利用投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支持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农牧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和农牧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创新农牧业服务形式,努力构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牧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牧产品市场物流体系,逐步形成联通全州、辐射区域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强农牧产品生产环境和质量检验检测,建立农牧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积极推进农牧业信息化,有效整合各种信息网络服务资源,为农牧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进一步推进特色农牧产品的商标注册和海北州“绿色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在企业宣传推介的同时,借鉴地方政府推介旅游资源的做法,以州政府为主体,在有影响力的媒体和展览会上整体宣传、推介海北特色农牧产品。
 
二、以特色工业为突破口,着力打造高效集聚发展区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势矿产资源、农畜资源等为支撑产业,以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基础,以高门槛、高起点、高新技术为前提,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并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节约型、环保型、效益型、循环型工业体系,提升海北州工业与能源产业竞争力。突出抓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统一规划、集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和“分类指导、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快建设门源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经济集中发展区、祁连以野马嘴多金属采选、冰沟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集中发展区、刚察热水煤炭生产、洗选、物流特色工业集中发展区、海晏红河湾清洁环保工业集中发展区。以“四个特色工业集中发展区”为平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壮大煤炭、矿产开发与加工、水电等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手工艺产品加工业,扶持硅材料、风能、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在区域立足,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煤炭产业。进一步扩大煤炭生产规模,重点开发热水、默勒、江仓及北祁连山地区煤炭资源。根据矿区资源储量、赋存情况,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采用先进实用的采煤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煤炭资源回采率,推进煤矿开采技术进步,力争主要矿井实现机械化开采、集约生产,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开工规模达到280万吨,2015年全州煤炭产量达到560万吨,“十二五”累计生产洗净煤1200万吨。重点煤矿机械化采煤水平达到75%,加大煤矿整合力度,保护资源,实现集中开采。消灭小煤窑,以兼并、联合、重组为主要方式深化煤炭资源整合,鼓励以大并小和以优并劣,实现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注重矿区经济发展规划。做好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煤炭资源的工作,加大集约高效发展。加强煤炭资源勘探与开发工作。重点抓一线地质勘探工作,提高资源保障程度。积极开展煤矿机械设备高海拔地区适用技术科技攻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益。调整煤炭产品结构,推进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充实利用海北州无烟煤资源,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业、焦煤综合加工业和煤炭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力争无烟煤全部实现洗选加工,焦煤形成焦煤开发—焦炭及焦油等综合利用的煤炭产业链,煤炭生产企业原煤入洗率提高到85%以上。建设引进高效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和项目,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推进煤炭节约,降低煤炭消耗。
 
采矿业及矿产加工产业。针对采矿业及矿产加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加强勘查、择优开发、严格保护、提高效益”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寻求国家紧缺战略矿产资源接替区和资源战略储备为根本出发点,以优势企业为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合理规划产业规模和布局,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推进与信息化的融合,推动产业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矿产加工产业平稳发展。大力发展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开发及矿产初级加工,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建设污水和废渣综合处理系统,重点开发具有资源优势的铜、铅、锌、金、铁、石棉等优势资源。适度发展金属冶炼,延长产业链,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搞好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资源及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企业准入门槛,构建结构合理、资源节约、生产高效、环保清洁的运行管理模式,实现矿产加工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电力。坚持水火电开发并重,充分利用海北州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水电,加快开发大通河和黑河流域水电资源,加快推进武松塔拉等水电站建设项目。依托煤炭资源,按照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火电及热电联产项目,实现煤炭就地转化,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新能源。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引导、支持和鼓励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产业化发展,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发电,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刚察县风能发电项目建成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现“零”突破。
 
三、以高原生态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生态旅游业。加快建设高原旅游名州,建设青海省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区;建成祁连山风光旅游服务经济带、青海湖北岸315国道旅游服务经济带;建设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祁连黑河峡谷、甘子河褡裢湖景区;力争建成湟水河、大通河、黑河、沙柳河、哈尔盖河、布哈河、泉吉河六条生态景观河;西海红色旅游名镇、门源浩门回族风情旅游镇,祁连八宝东方小瑞士风情镇、刚察沙柳河高原海滨藏族风情镇等四个旅游城镇;建成门源珠固观光旅游集镇、青石嘴旅游服务镇、祁连俄堡旅游服务镇、默勒旅游服务镇、刚察鸟岛旅游服务集镇、海晏三角城镇等六个特色镇;建成青藏铁路(海晏站至泉吉站)高原圣湖游、祁连山林海花海云海草海游、祁连山草原游牧文化游、岗什卡探险游、黑河峡谷穿越游、原子城探秘游、青海湖—金银滩草原风光游、祁连山自驾游、刚察民族风情体验游、环青海湖风光体验游、多彩海北摄影游等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牧家乐等特色旅游,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宣传推介,把海北建成环境保护完美、屏障效应突出、生态与经济双赢、服务功能设施齐全、生态旅游产品丰富,集森林、草原、冰川、雪山、湿地、河流、湖泊、沙漠、峡谷、野生动植物观赏和高原农牧业观光为一体的青海省高原生态旅游区。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1亿元,年均增长30%;旅游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达到47亿元。
 
物流业。依托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煤炭、多金属矿等资源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物流和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健全农村物流体系,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合理优化物流业布局,确定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提出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和引导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投资和扶持政策,建立财政补贴机制,促进海北州境内铁路、公路、航空的全面发展。三是合理布局物流园区。依托热水省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个大型物流园区;依托门源县、海晏县的工业集中区,建设两个物流节点园区。四是推动物流社会化,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组织结构,剥离低效的企业自营物流,逐步实现物流活动的社会化。鼓励物流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鼓励从事运输服务、仓储服务、货运代理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逐渐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把第三方物流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到物流园区发展;引进国外内先进的物流业管理经验和物流企业经营理念,培育和发展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骨干物流企业,引导物流企业走向规范化、集团化。
 
商贸流通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和建设,合理规划建设批发市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促进商贸流通业的优化升级。一是构建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形成以州级商业中心为主、县级商业中心为辅、特色商业街为亮点的三级商业网络,建设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网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努力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连锁经营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为龙头,商业街为主线,便民店、专卖店为社区商业网点的商贸流通体系;积极发展三角城镇、浩门镇、八宝镇、沙柳河镇等次级商业中心,努力构建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二是构筑完善的市场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筑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农牧产品交易市场、特色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规划建设大型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鼓励引进大型超市进入海北。三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积极发展便利店、折扣店和中小型综合超市和家电、食品、建材等专业连锁超市,以及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等新的业态形式。整合中小超市、个体经营户等商业资源,培育主业经营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连锁企业。鼓励连锁企业向社区、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延伸。鼓励本地企业与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合资兴办批发零售企业以及采购中心、分销中心、配送中心等新型流通企业。
 
金融服务业。整合地方金融资源,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地方金融机构,加快地方金融机构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培育金融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地方金融机构能级。进一步拓展以农业保险为主的保险业务,促进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开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试点。
 
中介和信息服务业。加强对重点中介企业的服务和培育,对实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较新、发展潜力较大的中介服务企业有针对性地予以扶持指导,加强信息和中介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配合政府制定发展政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供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资信服务、市场调查等中介和信息服务。
 
文化产业。以打造文化名州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大力实施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推进工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州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体育馆“四馆合一”等建设项目;积极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着力抓好海北州“中国原子城”红色旅游基地和“青海民族文化音乐城”项目建设,加强祁连宝玉石研发基地、刚察民族工艺品研发基地、海晏王洛宾音乐体验基地和门源“百里花海”生态文化休闲基地等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机制创新;深入挖掘我州独特的多元文化,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一批满足市场需求的文艺精品,精心培育区域性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加大文化项目争取力度,加强文化招商引资,力争以大项目、大企业促进大发展;精心组织与旅游相融合的重大节庆活动,认真实施送文化下乡、全民健身活动等文化工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多提供品质优、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鼓励支持文化单位面向农牧区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交通网络结构,提高通达水平
 
依托兰新客运专线、西格铁路及过境高速公路、国道,以现有交通设施为基础,以西宁、兰州、张掖为节点,全面实施旅游公路联网提能工程;对外畅通出省通道,对接周边路网,对内提升州域内干线公路通道等级;改建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公路。到“十二五”末,州府至县、各县之间通二级以上公路,建设多条三级以上出省通道。全面实现乡镇、行政村通畅目标,主要自然村、农(林)场区、寺院、天葬台公路实现通达目标,产业园区、资源开发区、旅游景区路网覆盖,村(牧委会)道基本水泥化,全面消除乡村(牧区)缺桥少涵和危桥危涵现象,基本安保设施安全有效,其它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形成较完善的州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适应我州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质量和服务水平。“十二五”末实现全州县至乡、乡乡之间或至重要节点之间通三级以上沥青(水泥)硬化路;90%以上的农业村和人口相对集中的牧业村通等级油路或水泥硬化路,对牧业村或人口稀疏的行政建成等级砂路,通村公路基本实现等级化和硬化。积极推进祁连旅游支线机场建设工作。
 
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本着水利建设和水资源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水资源,高度重视节约水资源。祁连山、青海湖水资源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灌区面积明显扩大,水土流失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一是加强农田、草原水利建设,改造各县重点灌区,配套建设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工程,改造配套支渠,提高渠道利用率,减轻水资源供需压力。二是继续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十二五”中期彻底解决9.16万人、290.5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和草原灌溉及饲草料基地的灌溉问题。三是对黑河、大通河、湟水河等重点河流进行河道综合治理。四是积极治理重点城镇的防汛抗洪以及易发洪灾重点乡村和河道险工险段。在不影响生态安全和下游用水的前提下,继续加大大通河、黑河水电站规划建设工作。五是加大农牧民定居点供水工程建设,积极尝试雨水集蓄利用。
 
三、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结合城镇职能,加强城镇道路、供排水、供热、电力、通讯、信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全州市政基础设施基本满足城镇职能需要。一是加快城镇道路建设,提高城区路网密度,使各城镇形成以主干道为支撑、环城路为依托、街巷为延伸的城镇道路基本框架。城镇道路建设中,各种管网要依据规划同步建设,电力、通讯等各类线网,逐步实现沿主要街道埋地敷设。加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合理设置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加快客运场站、停车场的建设。在西海镇设置公交专线,按照中心站、首末站、到发站三个层次安排公交站场规划用地,实施站场设施建设。二是加强城镇供水能力,保证城镇用水水质安全,加强西海镇、哈尔盖镇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完善供水管网系统。加强城镇自来水扩容改造,满足城镇发展需要。三是加快排水及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在四县县城所在地及重点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四是加快供热设施建设,在西海镇及各县城镇扩建集中供热工程,在西海镇北片区、青石咀镇、哈尔盖镇新建供热交换站及供热管网。五是加快城镇环卫设施建设,在重点建制镇新建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及配套工程,建设垃圾收集点和垃圾环卫设施。六是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工程,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品位,建设城镇景观工程。七是完善输供电网络,加强骨干电网建设,优化城乡电网结构,提高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提升信息网络建设水平,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进一步加强全州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完善网络功能。加快建设覆盖州、县、乡三级的政府信息网络,建设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处置、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信息化工作综合环境三大体系,建设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互动、网站站群内容保障共享、地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3G移动办公七大平台。推进社会信息化,建立全州人口、统计、养老、医疗、就业、计生、教育等功能齐全、规范透明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宽带上网家庭用户三年翻一番,达到5万户;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利用互联网、广播、有线电视“三下乡”,建立以乡镇农业服务站为主体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组织,推进农村基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第三节 城乡发展
 
(一)集镇建设。坚持科学论证、高标准设计,注意体现不同城镇的特色和品位,以西海镇、浩门镇、八宝镇、沙柳河镇等乡镇为重点,以培育和壮大区域产业为手段,以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定居为目标,优化集镇布局,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镇功能,推进城镇化步伐。注重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壮大集镇特色产业,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农民种在田、居在镇,努力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乡镇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快由农村向城镇的转变,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不断增加集镇人口数量。到“十二五”末,全州城镇化率提高到50%。
 
(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筹规划,完善县域村镇规划体系,合理确定中心村、一般村的规模,优化基本农田保护、生态水源涵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空间布局,适度推进村庄撤并和搬迁。科学编制新农村发展和建设规划,做到相对集中,综合配套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继续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村庄管理,提升农村文明水平。通过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和住房等政策引导,促使更多的农户向城镇、中心集镇和交通沿线集中。
 
第四节 生态建设
 
积极推动全州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构建以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环境和祁连山水源涵养地为主的生态安全屏障。“十二五”末,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基本解决城镇污染和工业污染,饮用水水源不安全因素基本消除,环境状况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相适应,危害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初步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控制。
 
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加大祁连山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综合保护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草场沙化治理、退耕还林、人工种草、天然草地改良、保护性耕种、黑河源沼泽湿地保护等项目。
 
实施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加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逐步改善环青海湖及其周边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建立草原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
 
实施草地减压保护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保护好土地、草原、水面等自然资源和动植物野生资源,加快恢复天然草原植被,提高天然草原生产能力,将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增加草地面积,恢复草原生态,保持畜草平衡,提高土壤涵养力,有效防止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以减轻草地载畜量为重点,加大草地建设力度,实施草地围栏建设,冬春草场全部实现围栏、分隔围栏,夏秋草场50%实现围栏。
 
实施矿区和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的原则,加强对矿山“三废”的治理、矿山及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重点开展对江仓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治理江仓地区煤炭开采破坏的生态环境。加大对大通河、黑河流域有色金属采选造成的固废治理力度,主动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
 
实施污染物治理达标工程。优先保障饮用水安全,全面推进企业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实施重点城镇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减排工程,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全面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加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监管和国营二二一厂放射性污染物填埋坑监护,环境辐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加强农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不断推进绿色发展,改善农牧区环境质量。
 
加快林业项目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到“十二五”末,森林覆盖率由15.2%提高到18%。以项目建设支撑林业整体发展,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青海黑河源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普氏原羚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大通河上游及青海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4个野生动物与湿地保护项目,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村庄绿化,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强化森林公安与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祁连小叶杨种质资源保护建设、门源金露梅、乌柳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海晏金银滩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门源陕甘花楸、红花忍冬、门源小叶杨种质资源保护繁育项目、祁连林场林业站苗圃改建、祁连国有林场采种基地建设等林木种苗建设,保护林业种质资源。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各项造林补助标准。完善高原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提高中央森林生态效益国有林补偿标准和天然林保护管护费标准,提高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治沙造林的相关标准。积极争取国家将祁连山和青海湖地区纳入国家生态补偿示范区。完善考虑生态因子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对资源综合利用、替代能源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以及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争取设立青海湖—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争取森林碳汇基地建设,设立森林碳汇产业投资基金。
 
第四章  保障措施
 
进一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各项政策,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坚持自身努力和国家支持相结合,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加强政策导向
 
发挥好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两手”作用,一方面,坚持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运行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不放松,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宏观调控政策,科学把握全县经济发展态势,合理、高效配置公共资源,综合运用产业、投资、财税、金融、土地、价格、环保等公共政策,保障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顺利推进。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二、推动机制体制改革
 
产权改革。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经济进入城市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领域。加快公用行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和市场准入改革,有效整合公用行业优质资源,积极推进水务、供热等城镇公用行业改革,进一步开放道路、绿化、环卫等公用设施养护作业市场,逐步建立公用行业市场化运作机制。深化农牧区土地制度改革,在稳定土地、草场承包权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土地、草场流转市场,建立土地、草场流转中介机构和信息系统。深化农牧区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对农牧区集体资产进行改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财政体制改革。一是强化公共财政职能。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强化财政公共服务职能,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调整财力分配结构,将新增财力主要投向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提高社会公益事业的财政支出比重,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资助力度。进一步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适当调整县乡的事权,赋予其必要的财权,提高县乡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通过预算安排更好地体现政府部门的活动方向和职能范围。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本级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步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信用体制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信用法规,搭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企业社会征信系统,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下,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和行政效能,加强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开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试点。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健全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管理体制,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实行公平准入、公平交易原则,强化招标投标监督机制。
 
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组织创新,有效整合行政资源,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州、县区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建设,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和政府机关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及部门政绩考核体系。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严格规范行政许可项目设定和行政许可审批行为,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项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许可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三、建立科学考评机制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各县政府和州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并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年度和定期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建立规划实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提出评价意见,督促、保证规划目标实现。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的宣传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实施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健全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促进规划实施。建立滚动衔接机制。在组织好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滚动衔接机制,加强重大战略问题的跟踪研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适时调控调节,不断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提出督导意见和建议,为规划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四、加强重大项目建设
 
结合海北发展实际,努力提高项目工作力度。对规划提出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项目,由州政府统筹规划和布局,在投融资政策、项目用地、建设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一般性建设项目,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积极开展市场化运作模式。紧紧围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储备一批事关海北发展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广泛的重大项目。强化对重大项目的稽察和监管力度,确保重大项目按时、保质建成。
 
五、强化组织实施
 
州政府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制订组织领导制度,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各县政府和州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并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年度和定期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提出评价意见,督促、保证规划目标实现。建立滚动衔接机制。在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滚动衔接机制,加强重大战略问题的跟踪研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适时调控调节,不断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提出督导意见和建议,为规划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如果您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15110279280 13601297308
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征地拆迁律师团 www.wenxinchaiqian.com


关闭窗口
上一篇:果洛州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下一篇:海北州建筑安装业、房地产、土地税收征收

相关阅读

海北州城镇保障性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海北州城镇保障性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海北州城镇保障性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海北州建筑安装业、房地产、土地税收征收
海北州建筑安装业、房地产、土地税收征收

海北州建筑安装业、房地产、土地税收征收...

果洛州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果洛州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果洛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中卫市沙坡头区双桥(三期)棚户区改造项目
中卫市沙坡头区双桥(三期)棚户区改造项目

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桥(三期)棚户区改造项目...

固定电话010-64252899

北京市朝阳区国创产业园6号楼F201

手机13601297308

微信号:wenxinchaiqian

手机13717865152

微博: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